3月20日,联想集团与湖北宜昌市政府签署“城市超级智能体”合作协议,标志着宜昌成为继武夷山后首批部署该智能体的城市之一。此次合作将全面赋能宜昌AI宜居城市建设,推动其向智慧城市4.0时代迈进。联想高级副总裁戴炜表示,这一合作不仅对联想在智慧城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,也是宜昌迈向智慧城市4.0时代的关键一步。
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宣布,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划定。此次共开放583条道路,总长度达758.62公里,覆盖张江、世博、花木等区域。
3月18日,深圳市首批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实现常规化运营。自2024年8月启动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运营以来,深圳已实现首批4条“AI公交”线路常规化运营。市民乘客可通过“深巴出行”APP免费预约。
华润隆地香港简约公屋项目启用新一代L4级无人清洁设备,实现环境卫生自动化升级,提升居住品质,助力智慧城市建设。
在广龙对口合作深入推进及“数字中国”战略实施的背景下,广州开发区、黄埔区和龙岩新罗区全力推动两地国资国企合作,并成立龙岩数智公司,聚焦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,深度践行《龙岩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。
港誉预计,本年度盈利将介于4700万港元至5200万港元之间,较上年度的盈利3350万港元有显著增长。
根据协议,双方将重点聚焦数字化基础联接、云计算平台建设、AI应用落地,智慧城市、智慧建筑、绿色能源等领域,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效率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精准化,城市管理更加高效、便捷,环境变得更加宜居。
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5上宣布,香港将提升数码化程度,建设智慧城市与数码共融社会,消除数码隔阂。同时,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2025至2026年度成立人工智能研发院,预计最快明年运作,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。
“九i问”由九龙坡区大数据发展局联合有关单位建设,可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、文稿起草、知识问答、智能对话等服务,切实提升办公效率。
2月26日,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(深城交)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签署合作协议,深化交通领域合作。2025年将重点推进数字孪生联合实验室、交能融合试点项目和技术培训,助力阿拉木图本地团队能力提升。
DeepSeek的接入是佛山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,未来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,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。
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《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》,明确到2025年底,该区建成区40%以上面积需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;至2030年底,这一比例将提升至80%以上。
强化产业跨区域协作,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和测试结果互认互通,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协同布局,探索开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试点,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。
永升服务与中国联通的此次战略合作,将结合永升服务、霖久科技与中国联通在通信技术、智慧城市服务等方面的优势,在智慧社区、养老服务、社区资源、通信服务、SaaS平台、数字化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。
丰田汽车公司计划于今年秋季启动位于日本静冈县裾野市的科技城“Woven City”,旨在成为自动驾驶、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创新试验场。